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超前部署健康長壽 縮減「不健康生存年數」

2021/08/17 轉載自聯合報論壇 作者/施振榮 陳亮恭

台灣的平均餘命再創新高,但平均餘命增加的同時,卻發現「不健康生存年數」也逐年提高(2018年平均餘命為80.69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歲),這個數字雖與歐洲國家相仿,但趨勢卻相反,歐洲走向縮短而台灣走向延長。

雖然長壽是社會共同的目標,但我們追求「健康平均餘命」的延長,並壓縮「不健康生存年數」,否則人生最後一段旅程臥病在床,生活起居需仰賴他人照顧,也非大家所樂見。

要有效縮減「不健康生存年數」,須以「生命歷程觀點」切入,在人生不同階段提供個別化方案。以主觀感受與動機而言,四、五十歲青壯年是相當重要一群,需要及早關注健康餘命。政府要制定政策超前部署,提升國民健康,才能讓「不健康生存年數」縮短。長照2.0強調向前延伸預防失能,但2018年統計卻看到失能持續加重,政府必須深切反思以導正台灣未來。

作者施振榮雖然已進入國人平均失智、失能的年紀,但相當留意自己的健康情況,每天盡力達成日行萬步的目標,同時在心態上保持健康,每天動腦筋,積極強化身心功能,目標就是要縮短自己的「不健康生存天數」,以「天」取代「年」的眼光提升健康。

政府該如何有效縮短「不健康生存年數」?我們認為必須推動更為有效的政策,失能與失智的預防雖有可行性,但具體成效需要兼顧多樣性、頻率與一定強度(三十分鐘微喘的運動),絕非目前社區活動能夠達成,政策不能僅重視活動參與,更須重視介入成效;另一方面,政府要強力促成高齡服務的整合,老化過程中疾病與功能衰退是交錯發生的,健保重視檢查、藥品與治療,非藥物的生活介入缺乏支付,導致醫療體系錯失介入時機,只能提供醫療而缺保健;第三,政府、醫療體系、社區服務與國民都要有正確的認知,世界衛生組織揭櫫的「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健康長壽」、「整合照護」常被各界以字面翻譯任意解讀,忽略原始定義內涵與策略,執行上更需跳脫醫療、長照差異立場,以國民生活為積極目標,制定具有系統性觀點與全方位策略的政策。

此外,我們積極建議四、五十歲青壯年應該養成以下五個習慣,方能享有健康長壽的老後:(一)多元、持續且有強度的運動(二)終身不倦的多元學習(三)按時執行的預防保健(四)跨領域與跨世代的社會網絡(五)目標一致的慢性病管理。理想的老後生活得來不易,養成習慣而持續執行就能在不經意間獲得理想人生,特別是運動、學習與社會網絡三個面向,都必須要具有多元性與強度,成效並非理所當然,一時的活動滿意度也不等於具體成效,唯有逐步養成習慣、修正生活方式,才不會持續擴大「不健康生存年數」。

只有在政府與國民自己從現在開始就超前部署,我們才有望能在一、二十年後翻轉今天看到的數據,讓「不健康生存年數」有效縮短,讓長壽成為真實的祝福而非令人擔憂的詞彙。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台北巿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678381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