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榮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竺姮、研究員黃瓊萱
幸福是什麼?
台灣 47 歲的吳小姐認為幸福是:「經濟獨立不求人、健康沒狀況,生活所需都可以自己來,然後有好朋友。當遇到困難時,我不需要朋友幫忙,而是自己找到解決的路,但我希望有朋友能夠在旁邊跟我說,你可以辦得到!加油!」
上海 40 歲的吳先生則說:「幸福是你能給家人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你的關愛,同時自己也有成就感。能給家人好的生活,體現我是一個負責任、成功的人。」
在兩岸先驅消費者對於幸福未來的描述中,台灣受訪者雖然仍希望與親友共好,但已明顯出現獨立自主的傾向,單身者的未來藍圖,甚至更明白點出一種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幸福;反觀大陸,幸福未來除了有能力給予家人所需,還包含得到親友的肯定,以及與其他人比較後的卓越。
華人嚮往且逐漸發展出華人定義的獨立自主——經濟、生活獨立且過得充實快樂,擁有專屬自己的空間與時間,情感上不依附他人,思想意識上傾聽自我內在的聲音,追求自己所定義而非他人價值觀下的幸福。儘管與歐美文化相比,華人文化定義下的幸福,仍然取決於自己與他人的互動,純然自我的部分較少。不過,源自於家族、鄰里甚至社會眼光所型塑的傳統幸福價值觀,正逐漸縮小範圍至與家人丶好友之間的互動,台灣尤其明顯。
華人儒家傳統的個人、家庭、朋友、鄰里、社會層次結構,在台灣先驅消費者縮小家庭和朋友的親近圈後,個人價值不再受遠親鄰里眼光的框架侷限,而是直接以社會貢獻證實自我存在。在龍吟研論的台灣先驅受訪者中,具有「個我傾向」價值觀的人以千禧世代的七、八年級生居多,其中女性將近男性的兩倍,他們希望有空間、資源和財務與專業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年紀稍長的熟齡受訪者則希望放下家庭的角色責任,多參加自己有興趣的活動,發掘自己的新社會價值。
從圖一「台灣先驅消費者未來生活結構圖」中,可清楚見到「個我傾向」價值觀的運作。先驅消費者以探索自我為核心走出家庭,藉由與家庭外的人事物互動,重新定調自我和豐富內在心靈,先驅消費者一方面培養個人志趣、專注在自己的成長與技能的提升,在家以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為目標,追求個人財務獨立和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透過參與運動、志工活動等,藉由幫助他人發揮自我價值,並可順勢結交真正志同道合的夥伴。
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定調,不再只是遵循社會主流的步伐,更不是為完成父母的期望而活,個我主義在華人文化中逐漸發酵成型;但希望在過程中能有家人或好友支持,對自主的追求有別於西方價值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純粹個人導向。台灣先驅消費者希望在人我關係與追求自我幸福間取得平衡,跨越過往個人主義與集體/家族主義、個人取向和社會取向的二元對立狀態,這或許就是台灣學者陸洛指出「折衷自我」〈註 1〉的論點展現。
圖一 台灣未來生活結構圖
資料來源: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在台灣先驅消費者的未來想像中,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能夠在家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會被打擾,同時也能有時間與家人維持良好互動。在他們想像的獨處情境中,有人選擇在小陽台上種花草靜心;有人坐在專屬自己的貴妃椅上閱讀;有人則戴上耳罩式耳機,啜飲著紅酒享受交響樂的壯闊。但到了家庭聚會的時刻,他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放下手邊的事情,一起坐在客廳裡,可能是嘴裡一邊吃著旅行買回來的美食,一邊嘰嘰喳喳分享著今天發生的事情。退休的媽媽聊著她今天一日城市獨行俠的巷弄新發現:一個人吃飯也愜意的中餐館;接著跟爸爸透過視訊關心女兒在台中的獨居生活近況;鏡頭另一邊,女兒興高采烈地展示最近替貓小孩所設計的過年新衣,她說計劃在愛貓園區分享甚至試賣看看。
「一個人過得精采快樂」,不單是台灣獨居者的心聲,也是具「個我傾向」的群居者的想望。消費者想要自在地享用一個人的盛宴,擁有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空間與環境,可以單人戶身分採買各類生活用品與食品,能夠一個人自在地持續參與群體性的運動與活動,以及擁有完備的生活支援系統和情感支持網絡。正如《獨居時代》書中所提到的「單數,是新多數」,掌握新多數的消費需求,才是掌握未來商機的關鍵。
相較於台灣「獨傾向」的幸福未來,目前大陸先驅消費者對未來幸福的期許仍顯現較多的「他人導向」價值觀。台灣先驅消費者的幸福觀中,提到朋友和社會觀感的僅有8%, 而大陸有15%的先驅消費者相信幸福與朋友和社會觀感相關。大陸先驅消費者認為,幸福包括人際關係和睦、有真誠或志同道合的好友、同事間相互包容,還有被他人認可、不得罪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等的想法。33 歲的北京張女士說:「最主要是要有健康的身體,然後要有一個幸福的家。不是我在自誇,我覺得像我現在感覺挺幸福的,因為我有老公、兒子,我的工作穩定,老公的工作也不差。跟朋友聊天,他們都說我這種生活狀況是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塑造出紮紮實實的幸福感。
圖二大陸先驅消費者的未來生活結構圖可看出,主軸是個人的角色責任與群體價值。家,是大陸先驅消費者前進幸福的最小單位,家中每一成員均須齊心合力往同一方向奮鬥,家庭關係和諧、生活穩健並提升物質水準、建設好下一代的美好未來是普遍出現的生活元素。換句話說,「家庭向上發展,人人有責」。為人父母者,言談之中在在顯現子女的發展,甚至是孫兒的存在,是左右自己生活幸福感的決定性指標。平穩的生活狀態和優渥的物質享受,是自己與家人共享共奮鬥的成果,也讓內心更踏實。生活品質的改變,從有房有車、假日享受農家樂、偶爾過過小資生活、國內外旅遊、買名牌不手軟,有餘裕嘗鮮探險的尊榮,以及孩子有成就、自己有社會地位等等,都能在社會價值階梯中標出自己的位階和影響力,進而型塑幸福感。
換言之,自家的幸福,如果沒有他人的陪襯,難以被確定。這與華人社會中的門面文化不無關係,一扇轉門兩面鏡,門外是社會形象、門內是自我心像,有別於西方社會中個體本身的存在即是個體的價值,在大陸則需要不斷的與他人比較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正如同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書中所提到的觀點:「中國人只有在兩人的對應的關係中,才能對任何一方下定義。個人的精神型態與價值展現,必須在別人身上才能完成。」
圖二 大陸未來生活的結構圖
資料來源: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典型一家三口的未來中,孩子的前景和發展仍是一家子最關注的事。打從孩子能說會走,夫妻就得輪流帶孩子參加各種假日課程,或是到國內外各地旅行,希望孩子增廣見聞,在不同場合都可以與人交流。孩子會讀書、成績好,父母拚了命也要讓孩子上重點大學光耀門楣;小資家庭則想盡辦法栽培孩子到國外讀大學,補習提升孩子的英文水平,補身子增加孩子奮鬥需要的體魄。對父母而言,孩子優秀的表現是臉上藏不住的得意。考量到中國的環境狀況和孩子的發展,夫妻盤算著申請海外移民的可能性,許給一家人更亮麗的未來。
幾乎所有大陸先驅消費者都相信,15 年後的生活一定比現在更好,而且流露出會比別人好,或是與一般人不一樣的自信。即便表示物慾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減低,或物質非一切的先驅消費者,在描繪未來想像時,仍難掩「我或我用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語氣。因此標榜身分位階、能產生身分認同的個性化產品與訴求至為重要,但分眾必須更細緻,讓使用同種產品的每位消費者,都能彰顯自己與他人不同之處,否則小眾擴大成群,變成一般人可及的產品後,熱力必定消退。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成受訪者盼望在長期所受的角色責任束縛中,有個暫時脫離的獨自休憩時空,他們希望沒有束縛、能喘息、做想做或喜歡做的事,在他們未來生活想像中的解脫有3 種型態:(1) 單純在心中渴望掙脫,但實際的生活仍以角色中責任為主,僅止於口頭描繪想像;(2) 忙碌高壓生活下的調劑品,前提是角色責任已盡,在框架中做點自己喜歡的事;(3) 藉由畫出一條心裡的楚河漢界,切割與他人比較,以維護自我生活的幸福感。30 歲的上海陳小姐認為,不管賺多少錢或過多好的生活,總是會碰到比自己財富與檔次更高的人,不攀比、學習滿足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未來,兩岸華人家庭的幸福圖像不再是一匹匹非白即黑的布料,而將是一件件合身剪裁的美麗黑底白圓點小洋裝,其中,面對家庭關係與個人發展的跨世紀習題,台灣熟齡用新式生活設計解題,會比大陸快上一步。
〈註 1〉「折衷自我」(陸洛,2003):意指彈性的人我關係界定,時而展現社會取向自我,時而展現個人取向自我
即刻報名「2019龍吟趨勢論壇:2033臺灣.變」,深入了解台灣熟齡想望的日常生活設計,深究新家庭人際關係與個人價值再造的和解之道: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1129043305175888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