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物聯網還是聯網物? 唯有以人為本才是王道!

隨著物聯網成為科技業界的一件大事,許多人開始討論究竟要作「物聯網」還是「網聯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核心價值到底在於「物」還是「聯網」,日前科技業大老張忠謀、林百里、簡立峰紛紛表明,物聯網真正的價值在於「聯網」,背後的服務與智慧才是一門大生意,但是許多廠商都將重點放在硬體,並做出一個個的聯網「物」,最後變成價格戰,產品與服務不知不覺間也偏離消費者需求。
於是我們看到許多企業從產品面(如冰箱、冷氣或洗衣機等)切入想像物件連網後該有的功能,卻忽略了兩個本質問題:什麼是消費者覺得透過「聯網」才能解決的問題?物件聯網後,帶給消費者的核心利益或價值又是什麼?
龍吟研論於2015年針對兩岸87位科技先驅消費者進行入戶訪談,挖掘出923個生活困擾,這些最貼近生活的困擾是消費者期待有科技幫忙解決的核心關鍵,也唯有優先掌握消費者需求樣貌,企業才能跳脫「以硬體為本」的思考模式,並回歸「以人的需求為本」投入物聯網產品或服務的研發設計。


冰箱聯網關鍵不是食材多冷,而是健康管理


以兩岸消費者呼聲最高的冰箱為例。「冰箱」是榮登兩岸消費者期待聯網功能產品的第一名,從功能面來看,消費者期待冰箱可以解決食材經經常過期的問題,以及烹飪時冰箱可以提醒需要補買哪些食材。
然而,我們發現在食材管理之外,兩岸消費者真正期待的核心在於冰箱能作為最後一哩的「健康守門員」,食材管理僅是其中一道關卡而已。
消費者希望在購買食材時,冰箱就能立即計算出消費者今天吃了哪些食物與累積多少卡路里,以及今天運動消耗多少卡路里;此外,冰箱也可以配合消費者的健康狀況,如體重、血糖等,彙整各項資訊後建議適合的健康食譜,同步並連結冰箱現有食材清單,進而提供消費者採買清單,如此精準的服務,已跳脫出單純只是冰箱聯網的概念,更需要仰賴跨裝置及服務數據的整合。

 

消費者對冰箱聯網的需求不只是有效管理食材,而是飲食健康管理

 “我不希望吃的單調,還能匹配我的飲食,不光是它能告訴我要買什麼,我要搭配什麼樣菜譜,它還能根據我今天吃什麼,後臺有一個資料算一下我的卡路里,我搭配的是不是健康,跟我現在的體重匹不匹配,如果我想減肥,他會推薦什麼樣的食譜,我採購什麼樣的東西才完成這操作,這個就非常立體化了。”(大陸,35歲,男性)
 

 

另外,消費者也期待冰箱能從個人健康守門員升格至一家子的「健康管家」,把關全家人的飲食行為,例如家人分別有哪些健康問題,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冰箱都能即時偵測,並做出嚇阻或勸誘等行為。

 “冰箱,能偵測人臉,對應以後呢,門自己開了。如果有人有糖尿病,有些東西不能吃,肯定把它放在一個特殊的儲藏室裡面,你的臉一照,這個門就不能打開…因為我公公,他就是糖尿病,天天吃飯前,都要打胰島素,挺作孽的,我先生自己挺控制的,甜的不吃。但是15年以後,他萬一血糖高,如果冰箱具有這種功能,我肯定會買一個,挺好的。”(大陸,32歲,女性)

問題不在衣櫃或衣服應該連網,而是消費者需要全方位造型管理師

 

除此之外,兩岸消費者也經常提及的困擾是:衣櫃衣服愈來愈多,有時冬夏季的又混在ㄧ起,導致尋找困難,最後穿來穿去總是最上面那幾件,連穿搭都變得沒什麼變化。

從表面上來看,消費者想解決的是衣物難以收納與尋找的問題,但是背後的核心需求其實是消費者不知道如何穿搭,並期待有「個人造型管理」能協助解決,只是當衣物凌亂時,消費者已無暇關心造型管理問題,核心需求最後也埋沒在層層衣物之中。

兩岸男性消費者都有衣服穿搭的選擇困難,他們非常期待打開衣櫃或對著穿衣鏡時,衣櫃或穿衣鏡就能根據今天天氣、出席場合,並搭配衣櫃裡現有衣服,自動建議幾種搭配方式;此外,兩岸男性也期待機器能慢慢學習他們的風格,如此才能更精準的提出符合個人風格的穿搭建議。

其中,已達適婚年齡的大陸消費者在龐大社會壓力下,更需要透過個人形象打理來提高吸引異性的成功機率,因此在他們的穿搭建議裡,需要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提供「形象專家」或「成功典範」的穿著建議,避免整體穿搭落入俗套,甚至跟自己上一次撞衫的窘境。

“現在很多聯網的大資料它可以結合各種方案,人家的,自己的,它可以預設在裡面,比如說,我對出席正式場合穿什麼衣服,沒什麼概念。它可能根據達人的一些想法,供你來挑選。”(大陸,33歲,男性)
 

然而,當衣服走出了衣櫃並穿在消費者身上時,消費者期待的連網情境也隨之改變。他們最常提到的需求是身體偵測和即時的健康建議,兩岸消費者認為目前的智慧手環因穿戴的位置在手腕,所以偵測到的數據不精準,反而衣服因為接觸身體的部位多、貼合度高,讓消費者覺得比較精準。

消費者期待能有貼身裝置,偵測身體狀況,即時提供健康建議

“(手環)它都是按那個步數,但我喝了一杯水又不同了…所以卡路里我覺得沒可能準確…我覺得它(衣服)最好,就好象一個測心電圖的儀器那樣貼著…它是真的可以接觸到你自己的東西吧。希望它也可以測血糖還有血壓,因為我覺得我們這邊吃的東西又不健康,比較油膩。”(大陸,26歲,男性)

除此之外,消費者也期待衣物可以擁有自體偵測功能,當偵測到髒汙或塵蹣超標了,就能主動提醒消費者該洗衣服,甚至連結洗衣機的設定模式,或是洗衣粉的購買建議等。

無論是是物聯網還是聯網物,關鍵皆在於釐清消費者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從前面所分享的例子可知,消費者的生活困擾,往往都是跨領域、跨裝置、跨物件的情況,這也呼應張忠謀先生所說:「物聯網這個構想很可能就是下一個『Big Thing』,這個產業中最賺錢的公司不會是半導體公司,而是能夠整合系統、平台的公司,相關商機可望於未來數年間發酵。」

 

備註:龍吟研論採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在兩岸六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北京/上海/廣州)訪談超過1600位年齡橫跨20-65歲的先驅消費者,從中描繪未來需求樣貌與變遷路徑。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