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台灣智慧醫材產業具國際競爭力 施振榮:應以王道精神整合ICT與供應鏈資源朝國際化為台灣創造新價值

智榮基金會發佈

台灣智慧醫材產業逐漸展現國際競爭力,尤其近年在AI智慧醫療崛起,更帶動醫材產業發展。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為了讓台灣智慧醫材產業拓展國際巿場,台灣應該進一步以王道來整合ICT與生態供應鏈的資源,加速推動產業國際化,為台灣創造價值。

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永川特別請施振榮擔任該會最高顧問,並出面號召產官學界在7日舉辦座談會,聚焦討論台灣智慧醫材產業國際化的發展策略,希望集結國內相關資源,以當年推動ICT產業的經驗,在台灣打造外銷醫材的國際大展,面向全世界拓展海外商機。

施振榮表示,台灣推動智慧醫材產業國際化具有優勢,一方面台灣的醫療能量足夠且醫療人才水準高,台灣又有生醫及電子領域的優秀人才,未來可以在BioICT(生醫電資)領域,藉由生技醫療與ICT跨領域合作,結合AI技術,台灣發展智慧醫材產業具優勢,台灣ICT大廠也都積極在此領域展開部署。

李永川則指出,台灣的醫材公司普遍規模小、資源少,面對國際競爭時相對艱苦。為掌握台灣推動智慧醫材國際化的契機,需要政府聚焦在智慧醫材領域投入資源,以協助公會打國家隊形象,拓展B2B國際市場,未來將可創造國家外匯及本土就業,希望各部會多投入一些資源力挺。

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堯濱也表示,在推動台灣智慧醫材的策略方面,台灣應該加速發展整合AI創新技術的醫材,並鼓勵本土生產,積極推動進口取代,創造就業機會。

陳堯濱並建議,未來應以臨床數據、經驗作為產品推廣的有力支持,建立自有品牌,展開多方國際合作,集中資源籌辦國際醫材商展。同時期許政府應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技術輔導,並規劃培育生醫人才庫。進一步協助產業創新技術升級,架構產業合作平台。

對於台灣未來發展的新契機,施振榮表示,台灣的新願景就是要成為「東方矽文明的發祥地」,而健康醫療就是文明之重中之重,台灣有很大的能量,相信未來在ICT產業與AI技術的基礎上,台灣智慧醫材產業透過國際化,這樣讓醫師睡覺時也能對人類做出貢獻(將IP應用在醫材中),創造的價值可擴大百千萬倍。

施振榮並指出,期待未來台灣智慧醫材產業發展可以持續擴大海外市場佈局,拓展至東南亞國家及全世界,開創海內外智慧醫材產業的新王道生態,這不僅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新機會,也讓台灣可以為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李永川也指出,為拓展國際巿場商機,目前醫材公會規劃6月以台北展為主場,加上9月泰國展、10月日本展,連成行銷一條線,希望讓台灣智慧醫材產業有朝一日在國際巿場佔有一席之地。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