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施振榮呼籲:台灣應積極推動跨域人才合作,掌握智慧醫療全球化的新契機

智榮基金會發佈

​​​​​​​

因應未來產業發展前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呼籲,電子醫材與人工智慧是未來大趨勢,台灣應積極推動醫界與電子領域人才的跨域合作,合力迎接智慧醫療全球化的新契機,讓台灣為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施振榮28日應邀出席「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生醫產業趨勢論壇演講時指出,台灣擁有最優秀的醫界人才,加上已在國際勝出的電子領域人才,未來電子醫材及智慧醫療都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兩組人才正可跨域合作迎接智慧醫療產業全球化的新契機,為社會創造更高的新價值,也對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施振榮說,他在2004年底退休後的使命之一,就是提出台灣要使醫療服務成為產業的倡議,同時積極推動醫療國際化,讓它能創造出應有的價值,同時也要讓醫師睡覺也能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透過分身創造價值而賺錢),而推動這一切都是秉持王道信念,希望與大家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

他指出,台灣發展醫療產業的優勢,在於醫護人才水準高,且全民健保制度領先國際,加上具有許多生醫及電子之優秀人才,臨床實驗環境好等等優勢。

面對未來的挑戰,施振榮建議,台灣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首先需要有政府政策助攻,諸如衛福部要有新思維,應以管制與產業發展並重,同時加速 TFDA的時效,健全遠距醫療法規,並且讓健保給付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以及國健署採用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來提升國民健康。

他並表示,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策略可B2B、B2C 並重,初期先以B2B為主,長期則持續強化在B2B2C、B2C的布局,並導入設計思考,掌握需求與獲利契機,至於產業生態經營及國家形象的形塑則要從長計。

最後,施振榮指出,人才不足會影響未來的發展,也會讓台灣在國際上能發揮的影響力受到限制,尤其未來台灣醫療服務如果能夠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台灣就要培育更多的醫療人才,相信日後將和台灣的ICT產業一樣,能夠對國際做出更大的貢獻。

目前國內大學醫學系總招生名額涉及醫師總量管制,每年上限西醫學生約1,300人,中醫系學生約365人,主要是為了維持醫師的醫療品質及巿場的穩定性。但面對未來,施振榮建議,教育部應逐步放寬招生名額的限制,讓台灣的醫療服務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建立新的能量。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