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佳琦、林彥行
日本群組軟體研發公司 Cybozu 拍攝了一支為職業媽媽們打氣的影片,片中的媽媽白天在職場上辛勤工作,下班趕著接孩子,回到家庭除了打理一切還要處理公司未完成的工作,職業媽媽每天的挑戰與生活場景,讓很多人看了大呼貼切,也引起大家體諒自家媽媽的共鳴。
龍吟研論於2015年,針對兩岸62位家務外包先驅的男女消費者進行深度訪談,不論是生活超載的上班族還是年事稍長的退休長者,諸多家務瑣碎難理,除了待辦事項多,每個環節也有其煩人之處,面對生活種種挑戰及權衡,也會有超出負荷的時候,一旦超過零界點,選擇外包服務便成為消費者獲得「短暫喘息」的最佳解法,這也是企業可提供協助之處。
龍吟研論統計受訪者連續四天的日常生活時間分配後發現,台灣先驅消費者花費在各項日常活動的總時數在平日長達38.2小時,假日也有31.1小時,一天24小時已 經不敷使用!即使是上班日,台灣先驅消費者還得花上2.41小時處理家事,其中部分是在上班時間或休閒時段同步完成。由此可見,面對每日生活時間不斷被擠壓,家務需要有人協助分攤的渴望與需求將持續攀升。
台灣先驅消費者日常生活時間分配表
台灣先驅消費者家庭時間分配表
台灣消費者對於家務外包的期待中,除了一般性的清潔打掃,還出現許多生活中待處理的大小事情,例如行李打包、花圃整理、陪伴孩子玩「重複性」遊戲等,這些家務項目因為時常來得即時且零碎,目前還無法透過一般外包服務解決。
以單身者為例,要保持良好的居家環境也是一項很大的困擾,除了固定的清掃項目外,但仍舊有些清潔內容(如洗澡後的浴室/浴缸刷洗、床單更換)都是不可省略且無法臨時找到外包協助的內容。
除此之外,對台灣職業婦女來說照顧孩童 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她們常常渴望有機器人協助分攤陪伴小朋友的辛勞,若有機器人代勞將平常講的床邊故事播放給小孩聽,不但可以節省照顧小孩的心,也可以避免因為忙碌對小孩失去耐心的情況。
這些生活情境,有些是日常生活中分身乏術的苦惱,有些則是希望圖個方便,讓自己更輕鬆,但無論是哪種情境,目前都無法被現在的「外包預約制度」所解決,加上某些突發的家務需求,更需要刻不容緩的處理。
在社會環境高度競爭下,大陸消費者必須不斷與時俱進,履行家庭責任時,重點並不在於家務做了多少,而是家務事否被完成,來自於外界評價的壓力也不小,若沒將家務做好似乎顯得自己比他人能力差,請阿姨到府協助打點生活瑣事成為一種時尚,一來讓家務做到盡善盡美,二來展現自己不落人後的生活形象。
因此,家務外包不只是協助大陸消費者處理不擅長、不喜歡的家務,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將自己應盡本分做到最好,如此才是成功且完美的家庭角色。
相較於台灣,大陸消費者對於未來期待外包項目可說是應有盡有,且一面倒的選擇由機器代替人來處理家務,扣除客觀指標(機器不會累、一次的花費比每次請人來的省錢等),但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機器的可掌控性。
多數大陸先驅消費者表示,要找到深得人心的家務阿姨並不好找,除了做事需要俐落不拖時外,個性也需要溫順有禮、外表也要乾淨不邋遢等,若尋找的是住家阿姨,還必須考量生活習慣,例如睡覺是否會打呼、說話音量的大小,以及衣服穿著是否會過於土氣等顧慮。
因此,為了省去和阿姨的磨合與看阿姨臉色,機器自動化便成為大陸先驅消費者心目中的最佳解決方案。然而,在現階段科技尚未如此發達的情況下,要如何規劃更有效的媒合及客製化的僱傭配對機制或許是可以改善外包服務的切入點,如此一來也大陸消費者就不會再發生因為阿姨流動率高、或是為了留住阿姨而勉強自己降低標準的情況發生。
家裡除了清潔與照護,還有許多項目是消費者目前都只能自己處理的,例如繳交雜費、換季時的電扇清理、餵食嬰幼兒的餐桌善後等都是瑣碎的環節,正因為家事如此繁瑣,無論消費者採取花錢外包或是親力親為,企業要怎麼協助消費者在面對家務時不需要煩惱或費心,或許除了外包服務或機器人協助外,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思考的空間與發展商機。
備註:龍吟研論採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在兩岸六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北京/上海/廣州)訪談超過1600位年齡橫跨20-65歲的先驅消費者,從中描繪未來需求樣貌與變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