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由德國啟動的「Industry 4.0」正如火如荼帶動全世界各國推動變革,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但很多人將「Industry 4.0」稱之為“工業4.0”,將Industry視為工業,但其實Industry的英文是“產業”之意,一字之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人類的文明也是由工業發展所造就,在工業發展後,進一步廣泛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諸如服務業,甚至是教育產業、醫療產業。
因此,「Industry 4.0」如果只用“工業4.0”來思考就太過侷限,沒能了解其背後的真正意義,我們反而應該要以“產業4.0”的思維來思考,將服務業、金融、運輸、媒體等等各產業,甚至教育及醫療領域都納入這一波的變革中。
德國是以“產業4.0”的角度來思考「Industry 4.0」,我們政府提出的“生產力4.0”,已比“工業4.0”有更突破的思考,但我覺得光有生產力的思維還是不夠,仍是較舊的思維,面對未來,除了生產力之外,台灣更需要的是整合力及創造力。
所謂整合力,就是要整合產業的價值鏈,未來發展往往需要整合跨領域的價值,因此「Industry 4.0」是“產業4.0”,不僅是生產力的提升,在生產力之外,還要加上整合力與創造力才是全貌。
就像一般人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其實所謂的「Things」包括了“事”和 “物”,物是有形的,事是無形的,這些事物的積累產生了大數據,而我之所以提出“智聯網” 「Internet of Beings」(IoB)就是強調要靠背後以人為本的智慧才能讓訊息有用,以“智聯網”來命名會更貼切,思維才不致有盲點,因為文字會限制我們的思維,不可不慎。
我之所以特別講清楚,是因為這些觀念是核心思維之所在,推動產業升級,我們仍借重舊有的基礎(工業),但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舊的思維需要翻轉,才能進一步創造價值。
如果單以工業的層次來看,台灣在工業的發展已具世界級的水準,但如果更宏觀來看產業的層次,台灣的服務業就尚未達到世界級的水準,雖然相對已在華人世界具有相當的水平。
要提升台灣的對國際社會的貢獻,我們就要更上層樓,在過去的基礎上,針對目前產業升級的瓶頸所在,提升所欠缺的能力,才能讓台灣有效突破瓶頸,為此,我認為有三點是關鍵所在:
1.舊的思維要翻轉
2.建立能創造價值的新機制
3.資源重置
過去台灣有很多產業,並非由推動經濟發展的經濟部所主管,例如金融業係金管會主管、運輸業由交通部主管、教育產業由教育部主管、醫療產業由衛生福利部主管、媒體及電信產業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管。這些部會在定位上,多是由管制思維及保護思維出發,而不是由推動產業發展的思維出發,如果要把產業的價值徹底發揮出來,就要由發展的角度取代管制/保護的角度。
在有了新的思維之後,推動興利措施,同時政府的既有的資源也要重置,資源包括人力及資金(預算),要投入台灣未來有需要,但目前欠缺的能力,及早培養這些新核心能力,才是日後台灣新競爭力之所在。
這些新核心能力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培養起來,且要培養新能力,就要搭建舞台來培養人才,同時建構一個讓人才能夠共創價值且兼顧利益平衡的新機制。
這和舊思維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工業發展重視的是有形的設備及材料成本的投資,但如今產業的發展相對更重視投資在無形價值及人才培養,要創造新價值,需要在既有硬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軟體+創意+整合。
台灣要往前走,不能抱住錯誤觀念,“工業4.0”有其侷限性,考量台灣未來轉型發展的機會,我們需要有更全面性的思維,如此未來發展才不會受限,有限的資源才能發揮最佳的效益。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