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通過了《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草案,科學園區過去多以「工業」為主,現在因應產業多元化的發展與科技創新,特別修法刪除「工業」兩字,並開放新創產業進駐,以推動科學園區的轉型,鬆綁進駐園區之組織類型、資格。對此,我個人深表認同。
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這項修正也可說是科學園區成立以來,一項劃時代的變革,象徵台灣產業的型態將進入另一個新里程碑。條例的名稱與內容此次做必要的修訂,也可進一步檢討過去的產業政策與法令盲點,把過去錯誤的觀念修訂過來,才能面對未來。
其實之所以科學園區過去會以「工業」發展為主,在於英文翻譯的問題。在台灣一般都將「Industries」翻譯為「工業」,雖然我的文學素養不好,但我對字義要求要精確,其實Industries的英文是“產業”之意,一字之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實際上,Industries還包含了GDP占2/3以上的服務業,因此,除了工業之外,還有服務業,甚至是教育產業、醫療產業,都是Industries的一環。就像經濟部「工業局」,也在原本的思維下命名,如今要正名為「產業局」的提案已送到立法院多年,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通過。
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不正名就容易產生誤導。早期台灣推動軟體產業發展時,也遇到軟體產業不能進駐工業區的問題,因為軟體產業沒有設備,與傳統工業區以勞工、土地、設備、資金為主的運作模式有很大的差異,並且要和商業區、住宅區分開,以避免污染與噪音。
但如今已進入知識經濟、體驗經濟、共享經濟、數位經濟的時代,以服務業為主,強調知識密集,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也高,主導未來新經濟的發展。
因此,「Industries 4.0」如果只用“工業4.0”來思考就太過侷限,沒能了解其背後的真正意義,我們反而應該要以“產業4.0”的思維來思考,才能面對未來IoT及人工智慧(AI)的發展趨勢,建立新的產業型態,且在生產力的提升之外,還要加上整合力與創造力才是全貌。
此外,我也提過就像一般人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光從字面的翻譯來看,只重視“物”。其實所謂的「Things」包括了“事”和 “物”,物是有形的,事是無形的,許許多多的事積累產生了大數據,進一步對事進行分析,才有意義。
所以如果我們以對英文所翻譯出來的中文,直接看中文的字面意義,思維上就容易出現盲點,因為文字會限制我們的思維,不可不慎。
又如我們將「Computer」翻譯為「電腦」,雖然翻譯得很妙,但其實Computer應正名為「電子計算機」,距離人腦的境界其實還早。而我們將「Cloud Computing」翻譯為「雲端」,這也容易誤導,其實雲計算是指在「那一端」進行運算,而不是指在我們的手機「這一端」運算。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401002314-26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