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未來服務業的國際化有很大的潛力,也是台灣重要的新機會,台灣有此舞台,面對未來的新挑戰,台灣需要歷練並開發出具競爭力的服務平台以掌握這波新契機。台灣在ICT的硬體領域競爭力世界一流,在軟體能力方面也有發展的條件,但較缺乏舞台來磨練,未來如何在數位轉型的大趨勢下,以台灣為實驗場域,開發出能國際化且整合軟硬體及服務的平台,將是台灣經濟未來發展的新空間。面對未來,台灣經濟轉型發展有很大的機會,就在服務業的國際化。相對於台灣過去產業發展以製造業的外銷為主力,服務業國際化將有「千倍的機會」,當然相對也有「百倍的挑戰」等待我們去克服。
所謂「千倍機會」,指的是:2(GDP)X 5(附加價值空間)X 100(市場空間)=1000。在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GDP規模往往是製造業的兩倍以上,加上服務業未來可以改善的空間(比起製造業)及其效益估計可創造五倍以上的附加價值,且如能複製到海外市場,發展空間將是在台灣的百倍以上,因此未來有千倍機會。
當然,挑戰亦不小,所謂「百倍挑戰」是指:5(創新價值)X 20(國際經營)=100。主要在於服務業要創新價值服務的難度五倍外,且國際經營的挑戰難度又高了20倍,因此將有百倍以上的挑戰!
因此,面對未來台灣產業發展也要有新的策略思維,過去我們的思維經常是「由左想右」(指由微笑曲線來看,過去習慣研發左端的創新技術後,就認為是市場會需要的新需求),缺乏「由右引左」(指了解右端的市場,由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引導開發市場真正需要的新技術)的思維。
台灣的發展策略也應從過去「由左想右」(技術導向)、轉為「以右引左」(市場需求導向),面對市場的需求,以用戶為中心來引導我們投入的研發方向。
此外,當面對新經濟的發展,我也特別提出應以「新(多維)微笑曲線」,面對未來,台灣要轉型升級,未來就要進行跨領域整合才能創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新價值,藉由共享資源,攜手共創有形與無形的效益,落實在「體驗經濟」與「共享經濟」創造價值,這就「新微笑曲線」的精神所在。
所以面對未來的新挑戰,台灣也要加速數位轉型,尋找AIoT的創新應用,以「新微笑曲線」推動產業跨域整合,替台灣創造新價值,做為台灣未來轉型發展的新方向。
台灣有ICT產業的Know-how,未來服務業國際化應借重ICT平台,進一步結合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雲端技術,並「以內需來帶動外銷」做為發展策略,找到可以國際化的應用方案,先以國內市場需求做為練兵場、實驗場及展示場域,讓台灣業界有將創新落實的舞台,做出世界最領先的解決方案並培養人才。在台灣練兵後,再進一步以國際為市場,結合各行各業共組「虛擬夢幻國家隊」打國際盃,並與當地合作夥伴攜手合作,建立一個以攜手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王道產業生態。
且創造需求政府責無旁貸,目前在智慧製造、智慧城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領域,政府政策除了扮演引導的角色外,同時也要率先投入相關基礎建設,並提供實驗場域,扶植現有產業升級轉型。
當然在服務業之外,製造業是台灣的強項,過去製造業都是尋找人力及土地成本便宜的海外設廠,進而形成零組件的產業聚落,但未來的發展思維應該要以就近服務市場的思維來佈局,單價高、體積小的產品在台灣製造,單價低、體積/重量大的則以智慧製造的軟硬體系統整廠輸出到海外,與當地的夥伴合作就近服務當地市場。
http://ieknet.iek.org.tw/iekrpt/rpt_more.aspx?rpt_idno=22642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