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新生入學人數逐年減少,大學也面臨設立太多的現實情況,部分學校及科系也出現招生不足的窘境。但未來台灣要面對的是全球化的競爭,大學兼負培育人才的重責大任,因此台灣高等教育亟需進行方向調整及資源重置,才能因應大環境的變化。
最近調查,台灣的大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排名往下掉,因此,台灣的大學非要有新的突破性想法及做法,否則對台灣的未來長遠發展不利。教育也是產業之一,因此面對變革轉型,產業不外乎有下列幾個做法:
1.對於無效佔用社會資源的學校,要找到資源重置的退場機制。
2.透過轉型找到新利基點。
3.以合併產生新競爭力。
面對未來,台灣的大學如果要透過合併來尋求突破,很重要的關鍵就在強化跨領域整合的能力,如此才能創造新的價值,這也已是國際上的發展趨勢,透過跨域整合的新機制來為學校創造更大的新價值。
除了追求跨域整合外,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在透過互補來創造價值。例如理工+人文+醫學+管理等不同學院,目前台大與成大這四大領域都較齊備,但交大與清大則相對不夠完整,面對未來要在國際上進行跨域整合的競爭,有待進一步透過可互補的學校進行合併或組成「虛擬夢幻國際隊」,才能較具競爭力。
此外,學校也應找到具前瞻性的整合計畫,找到有未來性的項目,並以在國際上追求領先為目標,藉此一方面可以在校內建立起新機制,進行跨領域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能以前瞻性的計畫來有效提升學校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創造價值,這對學校的永續經營也有利。
過去台灣的大學尋求退場或合併時,經常因為來自各方的不同意見最終宣告破局,我認為尋求退場或合併的機制,最關鍵就是要能“利益平衡”。對於平衡乙事,很重要的是,平衡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動態的平衡。
而且要追求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平衡,要從「六面向的價值」來思考解決。因為如果只用顯性價值,追求平衡往往幾乎不可得,我的經驗是只能用「創造間接、無形、未來的隱性價值」,才能有更多的總價值做為利益分配的籌碼,讓大家為了未來的希望,而願意彼此都犧牲一點,如此才較容易達到平衡。
尤其是學校的經營除了政府投入預算的相關資源之外,也要藉由產業界的產學合作及校友的回饋參與,加上學校師生攜手合作,大家都是利害相關人。
很重要的觀念是,合併不是消滅,對參與合併的學校師生及校友來說,都是一種新生,大家都是新學校的校友,透過合併才能在未來創造更大的價值,也以未來可創造的利益做為誘因來說服利益相關者,帶動大學的轉變,這也是台灣高等教育4.0應走的方向。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