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參加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會議,了解到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國內生產毛額(GDP)其兩大主力民間投資及外銷近年已有萎縮的現象,就台灣經濟長期的發展來看並不樂觀。
過去台灣高科技產業因持續成長,我較沒警覺到這個問題,但看到這些數字後,我認為如果長期朝此繼續發展下去,而未能採取有效行動,對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將有重大的影響,台灣也會被邊緣化。
過去多年,我不斷在各種公開場合提到“品牌台灣”的理念,希望以傳統產業的科技化與品牌化、服務業的科技化與國際化,做為推動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也常提到,台灣在創新之外,也要有整合能力。
從產品輸出到整案輸出
為了要帶動台灣的外銷及新的投資,我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及想法-“從產品輸出到整案輸出”,以此整合台灣現有之優勢來帶動新投資及高附加價值之外銷,相信將有助提升台灣的GDP的成長動能。
製造業的設備投資是台灣過去民間的投資主力所在,惟隨著半導體與面板等產業發展慢慢成熟,未來在設備方面的投資成長有限,而屬資本密集的石化業又因環保問題卡住,在製造業的投資成長逐年減少下,要彌補這塊減少的投資實屬不易。
在此情況下,我認為只有以擴大服務業在國內的投資,同時以服務業對外整案輸出,方能解決台灣GDP成長減緩的問題,同時替代產品外銷及民間投資的萎縮。
以“整案輸出”將台灣的服務業國際化
“整案輸出”是將台灣的服務業國際化,這也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服務業在愈先進的國家其所佔的比重愈重,但在國內因市場規模小,發展相對有限,要有所發展,就必須整案輸出,並在海外市場有效複製。
此外,服務業的特質就是要在市場的所在地做服務,因此服務業要外銷並不容易,即使以整案輸出的方式外銷,也需要整合當地的人,如此才能在市場所在地進行複製,這樣的挑戰比製造業更大。
因此如要克服這樣的挑戰,就需要以Total Service Solution的方式整案輸出,整案包括創新的生意模式、資通訊的服務平台、管理的作業流程、人員的教育訓練、品牌的經營等整體的經營知識。
複製台灣成功經驗 與當地夥伴攜手合作
至於以整案輸出在國外複製台灣服務業的成功經驗,則可透過與當地合作夥伴合資或和當地經營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如此才能有效複製,並在當地市場擴張業務。
且由微笑曲線的理論來看,服務業的知識含量高,且整案輸出的關鍵核心能力,其特質就在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究發展與品牌服務。
另外從知識經濟的發展角度來看,服務業也需要不斷創新,包括生意型態、製程、技術研發、服務流程等都可以創新。
我也認為未來台灣的服務業以整案輸出的模式在亞洲市場發展是很有機會的,因為亞洲市場的客戶特質收入較低,且社會文化亦與西方不同,如果以台灣過去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加上台灣在製造業的國際經驗,未來將相當具有競爭力。
整合現有資源 投入創新服務的研發
為達成台灣以服務業整案輸出再創新局的目標,台灣有必要重新整合現有的資源,在台灣進行創新服務的研發,這將是一段漫長的試誤過程,同時也要承擔失敗的風險,但相對一旦朝此方向努力,就能立即對台灣的生活品質提升有所改善,台灣也將馬上受惠,日後再以此成果做為典範進一步整案輸出,複製到國際。
過去服務業在各地都有保護主義與當地的規範,如醫療業、金融業、流通業、交通等領域,但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服務業均已慢慢朝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我也建議,自由化後對國際競爭,台灣自己更要提升服務業的水準,才能不受來自外界競爭的影響,並有能力至海外擴展業務。
只是不可諱言,台灣服務業目前在國際上的水準,和台灣的製造業相較,仍有改善的空間。
服務業是第一線的產業,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台灣服務業的發展也因台灣的保護主義,進步相對有限,未達國際一流的水準。這可能也和台灣服務業的主管機關分散在不同部會有關,且都是以監管及保護的思維出發。
部會心態要由“管制部”轉變為“開發部”
我認為,面對全球化的大趨勢來臨,為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及人民的生活福祉考量,台灣和服務業有關的部會,除了扮演維持市場秩序健全的角色外,應更積極以產業發展為推展政策的重點,尤其應以國際化做為施政的重大目標。相關各部會的心態也要由“管制部”轉變為“開發部”。
三十幾年前,業界曾談“整廠輸出”的概念,如果在製造領域整廠輸出給客戶,可能日後會出現產品在市場相互競爭的衝突情況,反觀整案輸出複製的是服務,不會有最終產品衝突的問題。
且過去整廠輸出的做法,也較容易直接影響到國內就業的機會,整案輸出則反而提供國內人才相對更大的舞台,亦可對國際社會有更大的貢獻,相對成就感也會更大。
“整案輸出”海外 將成有效的新服務模式
“整案輸出”希望台灣以領先的做法,以台灣的經驗為典範,將整個ICT的運作平台及所需的設備,包括台灣高科技的產品與創新的終端機等,以及整合很多的經營知識的軟體亦在此平台,在服務時有效控制品質、成本、效益,以整案輸出到海外,這會成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
台灣各領域有很多有經驗的人,可以提出有效的新服務模式,並在台灣實驗,經過市場的驗證及修正調整,納入客戶實際的反應後,變成相對完整的經營知識。且在此過程,和消費者及市場進行溝通,由小而大逐漸建立起品牌形象,再到海外複製。
由於台灣市場相對較小,如能有效整合相關者來投入整案輸出的開發,相對風險較低,值得在此領域來試試看。且在此過程中,亦能對台灣生活品質的現況也能有所改善,且有助未來經濟的成長,因此值得面對此一挑戰。
台灣投入整案輸出的創新開發,未來需要投入的開發時間相對長,需要的人才也多,雖然有可能面對挫折,不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是具有未來性與挑戰性的工作,整案輸出與ICT運作平台、產業知識、流程、人才訓練、品牌經營都有關聯。
在此新思維格局下,許多概念要改變,雖然轉型的痛苦的,但有希望,只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投入此一創新領域不僅可以成長,亦可獲得成就感,值得大家一起來努力,將台灣經驗在國際上發揚光大。
面對挑戰 打造新台灣經驗
且只有創新的新台灣經驗,才會變成國際讚賞的經驗,因此借重台灣現有的優勢,透過整合與創新,打造台灣在服務業領域的新台灣經驗。
惟過去台灣在整合方面的能力與經驗相對較弱,加上寧為雞頭各自為政的文化,可能是推動時面臨的挑戰,但只要能制定出共同利益的機制,整合不同領域的最佳資源,讓不同領域的參與者能共同分擔風險並且分享利益,相信仍可有效來推動。
至於在客觀環境方面,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勢必要有所調整,由過去“管制”的心態調整為“開發”的心態,且在此過程的雜音可能很多,也需要一段摸索的時間,加上台灣的黑函文化亦可能影響政府不敢朝此方向往前走,這些都是需要加以克服的。
最後,我也提出幾個台灣值得後續來推動整案輸出的領域,包括醫療領域的醫院管理顧問、連鎖專業醫院、健檢或照護;金融業;流通業的量販店或便利商店;餐飲服務業;電子書產業等。且在整案輸出的過程中,亦能加將台灣的產品納入,絕對有利於台灣長期的發展。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