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2018/01/23 轉載自聯合報名人堂專欄 作者/施振榮

華視近日人事紛爭,主要就是因其定位不明-「不公不私」,華視雖然是商業電視台,卻又屬公廣集團,要承擔政策任務,造成運作上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華視是在2006年1月18日在「廣電三法」修正通過、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社會期待下,當時新聞局推動華視公共化,將華視包含國防部、教育部、國軍同袍儲蓄會及財團法人黎明文教基金會在內高達七成的公股,信託給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之後併入公廣集團,目前公視基金會是華視的大股東,持股占83.24%,其他民股則占16.76%。

也因為華視被納入公廣集團後,不論在節目製作或廣告方面都受到很多的限制,經營不能像一般商業電視台放手一搏,有其先天的包袱,加上電視台生態競爭日趨激烈,以及新媒體興起瓜分市場,造成華視虧損多年。

雖然目前華視因為有價值不菲的資產,因此銀行仍願提供貸款,但此情況若長期不改善,虧損如持續下去,華視將面臨倒閉,資產也將被銀行接管。

公視是華視的最大股東,為解決華視長期虧損的問題,公視上一任董事會曾提出華視的資產活化計畫案,希望能提高華視的固定收益,也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製作優質節目。

為徹底解決華視的問題,文化部18日還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華視民股,文化部將規劃買回,以解決公私定位不明的困境。對此做法,我也認同。

不過當年華視配合「公共化」政策而成為公廣集團成員,但立法院也通過政府應編列附負擔補貼。不過因為華視中有民股,一旦政府補貼,又恐有圖利的問題,造成政府補貼一直沒有下文,也是造成華視長期虧損的因素之一。

但我想到華視是公司,又是商業電視台,在市場競爭機制下,一旦成為公營企業,就算打贏別人,別人會說「不公平競爭」,輸了也不服氣,加上公營企業的限制多,在經營效率或彈性都不比民營企業,而且政治力一定會介入關說,造成問題。

為了一勞永逸,我建議,解決之道就是要推動華視民營化。為此,應該讓身為最大股東的公視分階段釋股,在華視完成民營化後,就可以面對市場的競爭機制。過去中華電信、中鋼的民營化步驟及經營,都值得參考。

華視民營化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將華視經營的主導權交給民股,未來華視董事長人選及相關人事安排應由民股來主導,公視不應介入。

為此,公股持有華視的持股可以分二階段來釋股。在釋股第一階段,公視董事會可成立釋股小組及審查委員會,公開招標評選有媒體經營理念、財力穩定、具管理能力的投資者,評比其提出的媒體經營計畫、華視資產活化的規劃、投標價格,找到合適的經營者。釋股第二階段則可規劃上市,同時進行全民釋股。

一旦華視完成民營化及全民釋股,對華視的經營體質來說,運作將可以不受政治干擾,經營回歸到市場競爭機制。至於對大股東公視來說,釋股後公視也取得更多資源,可以製作更多的優質節目,成為影視產業的典範。

當然長期來說,公視還是可以持股一定比例的華視,每年仍可透過股票分紅或賣股,持續對公視的營運有所挹注。我更期待的是,華視能找到有心的經營團隊,我也鼓勵經營團隊能以社會企業的思維來經營華視,不完全以營利為追求目標,而是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標。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944474

 

回列表